一、故事梗概
大明诸天历史时空出现两块天幕,分别展示了“大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和“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的画面。在“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故事线中,光启皇帝年间魏忠贤擅权专政,崇祯即位后将其伏诛,随后崇祯任贤臣、重良将,但大明依旧面临内忧外患,起义军遍地、清军劫掠、大饥疫等问题不断,最终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他认为诸臣误国,但自己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还留下了勿伤百姓的遗言。
而在“大明·光武帝崇祯皇帝”的故事线中,崇祯皇帝展现出不一样的特质。幼年时他就经历诸多坎坷,面对皇太极时他不信命,表示自己的命自己说了算。在宁古塔战争中,明军炮火威力强大,野人女真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境内重归平静,百姓生活安乐,有发达的商业和教育,东南港口热闹非凡。两块天幕展示了大明不同的命运走向,引起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皇帝们的关注,他们从天幕中吸取教训并期待能借鉴光武中兴的治国理念,不同皇帝有着不同的反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始时难以接受大明亡国的画面,后来看到还有光武中兴的可能才稍感安慰;永乐皇帝朱棣看到亡国画面震惊后,也意识到可以从两个画面中学到东西;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到自己的亡国结局后,打算向光武皇帝学习理政。此外,天幕中的一些情节如小朱由检的“屠龙术”、学医的缘由等引发了各个时空的不同反应,其中小朱由检提到御医可能毒杀皇帝等言论更是在各时空掀起轩然大波。